LA专题 | 戴菲 邱悦 毕世波 陈明 |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风景园林发展动态分析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20年第1期 P12-18
戴菲,邱悦,毕世波,陈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风景园林发展动态分析[J].风景园林,2020,27(1):12-18.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风景园林发展动态分析
戴菲
女/ 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刊特约编辑/ 研究方向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绿地系统规划、大气颗粒物
邱悦
女/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毕世波
男/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陈明
男/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摘要:回顾2010—2019年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风景园林发展动态,梳理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研究文献,使用文献计量分析与内容分析法,并结合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进行科学图谱分析。根据关键词出现频次的可视化结果,将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风景园林发展结合同期的相关政策与技术标准进行整体分析。此外,提炼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3个风景园林相关的发展热点,包括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生态建设、国家公园体制以及实践与管理,结合最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政策与技术标准进行细化论述。最后提出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以期为探索国土空间规划提供风景园林视角上的贡献。
关键词:风景园林;国土空间;发展动态;生态空间;国家公园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与“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由此迎来国土空间规划的巨大变革时期。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目标要求至2020年,构建起8项制度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此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建立,五级三类的规划指南逐步编制完善,新的政策与技术标准密集推出,2020年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将全面铺开。因此,从风景园林视角思考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与管控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基于国内国土空间规划中与风景园林相关的文献资料与政策标准,从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与学术研究2个维度,找出国土空间规划中来自风景园林的热点视角,系统性地梳理这些热点视角的发展动态,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继续探索国土空间规划提供风景园林角度上的贡献。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笔者着重于归纳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风景园林研究动态,以相关政策法规和研究文献为2条主线进行系统的梳理。
政策标准方面,搜集了2010年至今的相关政策法规,重点关注2015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之后出台的相关政策与技术规范。尤其针对2019年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密集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与规范,对其中涉及“风景园林”部分的内容进行重点解析。
文献研究方面,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进行了2轮文献检索:1)以“国土空间”及“风景园林”“景观”2组专业术语进行全文检索,并选择6个数据辑作为核心来源,经过人工筛选,将其中重复及相关性不大的文献剔除,共得到2010—2019年间1 781篇相关文献;2)将风景园林学科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的关键词提炼出来进行专项检索,补充与主题内容相关度高的文献,又得到90篇相关文献。
1.2 数据分析方法
结合文献计量分析与内容分析法,借助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对文献资料的检索结果进行科学图谱分析。利用CiteSpace将上述文献的关键词频次进行时间序列上的分析。依据关键词频次分析得到的结果,通过内容分析法,将相关度和被引量前25%的文献进行交叉比对,归纳总结2010—2019年国土空间背景下风景园林领域研究热点的具体成果。
2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风景园林发展整体分析
基于CiteSpace利用关键词进行时间序列上的分析,以时间线图(图1)的形式进行可视化呈现,关键词的出现与聚集和政策法规的颁布发行有着明显的耦合关系。在时段划分上,结合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图2)可以看出,相关文献有3个明显的发展变化时段,相关文献发文量在2010—2013年间,出现了明显增长,2013—2016年间趋于平稳,2016年之后再次出现爆发性的文献量陡增,增长率超过2010—2013年间,并保持持续增速态势。
1 2010—2019年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风景园林研究时间线图
2 2010—2019年相关文献发文量
2016年之后的发展阶段,“多规合一”“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系统服务”“国土空间规划”等关键词在文献研究中较为突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生态评价方法逐渐清晰,并关注更大层面的空间治理,也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工作。相关政策从2016年至今越来越密集地推出,技术标准也于2019年全面颁布,初步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总体格局(表1)。
表 1 近期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政策文件与技术标准
3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风景园林发展热点分析
基于CiteSpace进行关键词频次分析(图3),按照词频排序,可将这些高频关键词归纳为三大研究热点:生态建设、国家公园、空间规划。
3 2010—2019年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风景园林研究热点
3.1 生态建设
3.1.1 生态建设的空间管制
为完善用地的规划调整,土地划分由“三界四区”,转向为推进“多规合一”而提出的“三区三线”,其中“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是“三区三线”中生态理念践行的重要载体,也是风景园林学科中对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渠道。在演变的过程中,随着新规的出台,研究从提出“三界四区”和环境功能分区衔接办法到探讨形成“一张图”的技术手段再到主体功能区、国土空间规划、三生空间的衔接逻辑。直至2019年11月《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颁布,对于多规协调解决冲突有了明确的规范要求。之后颁布的省、市县、城镇级的国土空间规划分别针对生态建设提出具体的分区办法以及管控要求。
3.1.2 生态建设的技术支撑
1)双评价。在《双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出台前,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大多是针对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优化意见。在《双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出台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有了明确的技术流程与定性、定量方法和评价指标。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则集中于各个阶段背景下的相关评价体系和方法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案例的梳理研究。
2)生态安全格局。基于土地利用优化、生态红线划定等视角,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经历了从定性、定量格局分析规划,到空间数据演算、静态格局优化、动态格局模拟以及状态趋势分析等,相关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生态适宜性/敏感性分析、景观格局分析等。
生态红线体系涵盖的要素较广,现有的研究包括湿地、山林等相关的生态红线划定办法,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多要素、多分级、多指标、全覆盖”等方面。
3.1.3 生态保护与修复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大多为单一目标或特定环境而没有统筹规划的零散修复,往往事倍功半。因此党的十九大提出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随后颁布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指南》和《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进一步明确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要求。自此,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一体化统筹的全域性生态修复全面铺开。
3.2 国家公园体制
随着《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指南》和《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基本分区与用途分类指南(试行,送审稿)》的颁布,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被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优先级。
3.2.1 国家公园体制的内涵辨析
对于国家公园的研究,多集中在国家公园体制的内涵辨析和结合上位规划大背景下提出完善发展的建议。
3.2.2 国家公园体制的建设手段
国家公园体制的建设手段与外部自然保护地体系和上位国家政策的结合密不可分,同时其长远稳健的发展也需要强有力的内部优化体系。
1)与自然保护地体系相结合。国家公园应放在保护地体系中定位,通过整合和优化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来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并将其纳入国家层面进行管理。
2)与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相结合。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将国家公园的区域划定与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空间规划相结合,并在管理机制上与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相结合,理顺管理体制,成为健全自然资源产权的重要部分。
3)建立分类评估体系。针对国家公园所提出的分类评估体系较为多样,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3.3 空间规划的实践与管理
3.3.1 土地整治
土地整治是促进土地资源高效配置,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重要手段,针对农村土地整治与环境保护的耦合关系进行数据计算,其耦合关系不明显,只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穿于土地整治的全过程,才能有效避免土地整治过程中带来的环境衰退等问题。2018年颁布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指南》将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合并,提出源头控制、隔离缓冲、土壤改良等针对污染修复的措施。
棕地修复是风景园林学科应用于国土空间土地整治的有效手段。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无序的工业矿产开发等造成的大面积自然资源的污染、破坏和废弃,学者多从环境工程和风景园林等专业视角提出修复治理和再利用的措施以及梳理国外棕地修复的政策和案例,而近年来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背景,有学者提出将修复后的棕地利用于保障性住房以及绿化空间的建设等可能。
3.3.2 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机制近年来成为生态环境管理领域的新兴方向和热点,受到学者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在实际研究中,对于主体功能区背景下的区域生态补偿和对于土地整治背景下的耕地生态补偿,是研究的两大热点。
3.3.3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
自然资源部最新颁布的《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中,在山水林田湖草矿保护利用章节中对“自然资源专用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学术上,探讨最多的是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
4 总结与展望
由于相关研究或技术标准的制定还未成熟,仍需要动态调整不断完善,因此从风景园林的角度,还可有以下的发展趋势。
1)统一协调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应明确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内涵和构成,建立统一的法定管理机构,与上位规划多层次衔接,严格实施管制措施,并纳入公众参与机制。
2)多尺度生态空间、资源的整合。五级体系应强化底线和反规划的思维,简化优化整合规划体系。三类体系不但在总体规划含有绿地系统、景观风貌等风景园林专业内容,而且在不同层级、不同地区的专项规划中,风景园林专业也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
3)基于数据支撑的科学理性评价。从生态安全格局的演变和优化出发,运用诸如景观格局分析、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等量化方法进行生态骨架的优化与生态要素的修复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4)风景园林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法定化对接。未来的风景园林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法定化对接应梳理完整的对接框架,以此建立完整统一的法规体系。
图表来源:
文中图表均由作者绘制。
为了微信阅读体验,文中参考文献标注进行了删减,详见杂志。
参考文献
[1] 宋怡.国土资源部于2017年3月24日发布《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J].风景园林,2017,24(5):14.
[2] 赵智聪,杨锐.论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保护地规划之定位[J].中国园林,2019,35(8):5-11.
[3] 马之野,杨锐,赵智聪.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空间管控作用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4):17-19.
[4] 龙花楼,刘永强,李婷婷,等.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衔接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5):1-8.
[5] 魏伟,张睿.基于主体功能区、国土空间规划、三生空间的国土空间优化路径探索[J].城市建筑,2019,16(15):45-51.
[6] 张雪飞,王传胜,李萌.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J].地理研究,2019,38(10):2430-2446.
[7] 李满春,黄秋昊,单金霞,等.地理信息技术支持的“多规合一”:以常州市新北区为例[J].地理信息世界,2017,24(1):14-17+24.
[8] 李九一,李丽娟,王传胜.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类单幅总图的研制[J].地理研究,2019,38(10):2506-2517.
[9] 刘志超.新型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县级“三生空间”布局与“三线”划定[J].规划师,2019,35(5):27-31.
[10] 廖慧璇,籍永丽,彭少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6,25(7):1253-1258.
[11] 喻忠磊,张文新,梁进社,等.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9):1107-1122.
[12] 吴艳娟,杨艳昭,杨玲,等.基于“三生空间”的城市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以宁波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6,38(11):2072-2081.
[13] 张云路,李雄,孙松林.基于“三生”空间协调的乡村空间适宜性评价与优化:以雄安新区北沙口乡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9,26(1):116-124.
[14] 柳冬青,马学成,巩杰,等.流域“三生空间”功能识别及时空格局分析:以甘肃白龙江流域为例[J].生态学杂志,2018,37(5):1490-1497.
[15] 彭建,赵会娟,刘焱序,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7,36(3):407-419.
[16] 吕红迪,万军,王成新,等.城市生态红线体系构建及其与管理制度衔接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1):5-11.
[17]唐小平.国家公园体制辨析[J].森林与人类,2014(5):23-25.
[18] 王夏晖.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总体战略与推进路线图设计[J].环境保护,2015,43(14):30-33.
[19] 束晨阳.论中国的国家公园与保护地体系建设问题[J].中国园林,2016,32(7):19-24.
[20] 唐小平,栾晓峰.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J].林业资源管理,2017(6):1-8.
[21] 王梦君,唐芳林,孙鸿雁,等.我国国家公园总体布局初探[J].林业建设,2017(3):7-16.
[22] 孙心如,周学武,王占岐.农村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24(2):267-271.
[23] 金晓斌,张庶.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性分析[J].中国土地,2013(10):38-39.
[24] 李经纬,田莉,周麟,等.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内涵与维度:基于“城市人”视角的解读[J].上海城市规划,2019(4):57-62.
[25] 张志强,程莉,尚海洋,等.流域生态系统补偿机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2,32(20):6543-6552.
[26] 吕永龙,王一超,苑晶晶,等.可持续生态学[J].生态学报,2019,39(10):3401-3415.
[27] 刘欣.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改革的探讨与对策[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8,31(5):13-22,29.
[28] 韩爱惠.国家公园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19(1):1-5,37.
[29] 钟乐,赵智聪,杨锐.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现状辨析[J].中国园林,2019,35(8):34-38.
[30] 陈琳,杜凤姣.生态文明视角下上海市国土空间规划的实践与探索[J].上海城市规划,2019(4):1-8.
[31] 吕忠梅.建立“绿色发展”的法律机制:长江大保护的“中医”方案[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10):1-10
版面预览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0-01刊首语 | 王向荣:中国的国土景观
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20-01 风景园林与国土空间规划
《风景园林》2020-01专题导读 | 风景园林与国土空间规划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0年1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扫描或点击图片
识别图中二维码购买
《风景园林》2020-01
风景园林与国土空间规划
文章编辑 王亚莺
微信编辑 程秋爽
微信校对 王亚莺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风景园林》服务号
论文管家 掌上实时交流
微信号:LAvision2018